书法艺术教育不同于普通艺术教育,具有“师范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的双重特点,在完善自身教育体系的同时,书法艺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人格。这样才能胜任教育工作,并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去教育下一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最好示范。
在培养教师的各高等师范学院以及中师的师范生课程中,书法教育是最基本的课程之一,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在[1992]39号文件中提出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该文件中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系指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三笔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技能训练。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职业定向是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必须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掌握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由此可见,国家已经把提高教师技能放在其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位置,书法艺术教育是培养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到:“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也把中小学开展书法课程的相关政策提到日程上来,为从事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老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师作为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担当着培养传承者的重任,自身汉字的规范化与否必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板书是汉字最重要体现,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用整洁优美的字迹将授课内容条理化、生动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让学生对知识获得最直接的视觉感官。既合理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板书是一名优秀成熟的教师专业性的体现,它高度反映出一名教师整合授课内容和表达教学意图的能力。可以说,板书是“教”与“学”互动的平台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观途径,通过板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与联结。良好的板书书写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培养优秀文化传承者的启蒙人,尤其在小学教育中,这一点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的书写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如果教师教学时书写混乱,经常出现笔顺错误、错别字,不仅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还会误导学生,使其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例如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要求“写对字”,还要“写好字”;在美术课堂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熏陶,学生可能对书法产生很大的兴趣,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书法艺术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瑰宝,更是世界的瑰宝,它开始越来越多的渗入国际交流之中,成为各国人民热爱的艺术。经过千年发展流传,古老的汉字以崭新的形态展现于全世界,它承载着中华的历史,也蕴含着民族的未来,是对外传播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只有教师本身具有热爱汉字的意识,才能培养出热爱汉字的学生,才能让中华文化流过历史长河,更面向未来发展。
书法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它的博大精深不只体现在线条的律动、结构的多变、墨色的深浅方面,还体现在它蕴含的“气”上。清代刘松年说:“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书者,博学知顺达;墨者,持笔赋神韵。亦书亦墨,得文采兼人品,晓天下通古今。众所周知,行笔挥运,应急缓并使,做人施德,亦应轻重共举。可以说书家的作品是“探文墨之妙有,所万物之元精,以筋骨立形,以深情润色,虽迹在土壤,而志出云霄。”但凡有所成就的书家,心中必定持有浩然之气,古有右军(王羲之)临池而书,今有启功耄耋尚学。他们刻苦的精神和高尚的人品,都是为师者学习的楷模。承载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重任,为师者的一笔一划,无不彰显着其骨气与精神。
广告合作:13272888843 售后技术支持QQ:491385329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街道大学城西路17号附61号3楼
Copyright © 2019-2022 美育人才测评中心 版权所有